传感器已成为当代生产与生活的“神经末梢”。在工业领域,MEMS 压力/温度节点以 0.1 %F.S. 的精度将过程参数实时映射到 OPC-UA 数字孪生中,实现毫秒级闭环控制;NDIR-CO₂ 传感器通过温度补偿算法在-40 ℃~60 ℃范围内保持 ±30 ppm 的漂移指标,为冷链仓储提供可追溯的 ppm 级数据。在农业应用场景,气体传感器阵列结合统计数据,对花椒产地进行分类,验证集准确率达到95%,显著优于传统感官评定。消费级应用方面,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可在 0-50 %RH 内同步检测气/液两相甲醇,其灵敏度经石墨烯薄膜修饰后提升至1.85 µA ppm⁻¹ cm⁻²,为酒精燃料电池提供实时安全屏障等等。
传感器等电子元件所必测的试验主要有三项:高温、低温及湿热恒定,根据归类分组差异,有着不同的严酷等级和环境试验条件。必要时还要做温度变化及湿热交变试验。
环境试验与严酷等级可以搭配出若干组合,在有关传感器元件标准中,为减少组合数量可以选择少量的标准组合,通常会有一组适应于原件的气候条件基本编码系统,分别代表元件能够承受的低温试验、高温试验和湿热恒定试验天数等,这也是在传感器的检测标准中,经常能看到温湿度的检测要求,比如GB/T 18806-2002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总规范中就有如下规定: